“言行,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。”口身一致,言行相符,是做人的人格属性和道德规范,也是为政的基本保证和必要条件,早为古代先哲所推崇和提倡。孔子曰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”,把话说出口而做不到看成是羞耻的事;《说苑·谈丛》中把君子的羞耻分为五类,其中“有其言,无其行”列为“五耻”之一;“扬子法言·修身卷第三”更是在“何如斯谓之人”的高度,把“重言重行”作为“四重”做人的两个必备条件,课件古人“耻其言而过其行”。作为“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”的党员领导干部,更应襟怀磊落,表里如一,才能真正受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。如果把自己伪装起来,“人前一套、背后一套”,指望做到“权为民所用、利为民所谋、情为民所系”,恐怕只能是奢谈。
墨子曰:“行不在服”,强调“行”之高下,不在于穿什么衣服。譬如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楚庄公、越王勾践四君王“其服不同,其行犹一也”,都是有为之君,而周公旦与管叔都穿一样的衣服,却一个是圣人,一个是暴君,区别是正人君子还是暴君小人的关键在“行”不在“服”。如此,贪官们一身旧衣也罢,流眼泪、作血书也好,都不过是“秀”装,难掩其“披着羊皮的狼”的真嘴脸,不管他们如何“秀”,最终必然是作“秀”有术也有限,落得个欺人也自欺。(文/李一森)